如果要將零股當成投資的工具,會有哪些成本要注意呢?
一般買賣以及持有股票時,會有以下的費用產生:
買進: 證卷商手續費,收成交金額的 0.1425%
賣出: 證卷商手續費,收成交金額的 0.1425%,加上政府證交稅 0.3%
持有: 1.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當股利所得5000元(含)以上,就源扣繳2%保費
2.所得裞: 視所得稅率與抵扣稅率,可能退稅也可能補稅.
◎買進的階段: 證卷商手續費,收成交金額的 0.1425%
我們同樣以每月3000元定期定額0050來分析費用.
買進手續費 = 成交金額x股數x0.1425%
例如: 成交價60元,我們可以買到 3000/60 = 50股.
我們必須付出的買進手續費是 60元 x 50股 x 0.1425% = 4.275元,收取4元的手續費.
理論是這樣沒錯, BUT! 台灣的證卷商,通常都有收取最低手續費的規定,一般收費是20元,
實際上我們會被收取20元的手續費,而非4元.
在這樣情況下,手續費的成本被拉高到 20/3000 = 0.66%,是原定0.1425%的 4.67倍.
依最低手續費20元來計算成交金額,可以算出當成交金額低於 14,035元時,就會有最低手續費20元的缺點.
我們會因此付出比較高的交易成本.
◎持有的階段: 補充保費與所得稅
1.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當股利所得5000元(含)以上,就源扣繳2%保費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針對現金股利與股票股票的算法不同.
"現金股利"採就源扣繳,即公司發放時直接扣2%補充保費,餘額再發給股東。
例如: 今年A公司現金股利預計領取3000元,B公司現金股利預計領取2萬元.
A公司的股利不足5000元,所以不需扣繳.
B公司則需要扣繳 20000×2% = 400元,實際會領到20000-400 = 19600元.
"股票股利"以每股10元計算,例如:A公司配股550股,B公司配股100股;補充保費為
A公司需要 550×10×2% = 110元,B公司 100x10 = 1000元,沒有超過5000上限,所以不須要扣繳.
如果當年度只有股票股利,或是現金股利不夠扣繳,到年底時,發放股票股利的公司會把資料轉交給健保局,此時健保局會另外開繳費單郵寄給股民繳納.
2.所得裞: 每年的股利收入,都會列在入當年度的所得申報中.不同公司的抵扣稅率都不一樣,
抵扣稅額是就源扣繳,報稅時可以列入抵稅額中,所得稅率較低的投資者是有機會退稅的.
相反的,所得稅率高的就有可能因此補稅.
◎賣出的階段:證卷商手續費,收成交金額的 0.1425%,加上政府證交稅 0.3%
賣出的手續費與買入時的計算方法一樣,收成交金額的0.1425%,
同時必須再多付一筆證交稅,稅額是成交金額0.3%.
例如賣出 0050股票 500股,成交價 66元
手續費 = 500x66x0.1425% = 47元
證交稅 = 500x66x0.3% = 99元
最後我們可以得知買進賣出股票的交易成本為 0.1425x2 + 0.3 = 0.585%
乍看之下似乎不多,然而這筆錢是每次交易都必須支出的.
如果有筆資金每年進出股市10次,則報酬率就會減少 0.585x10 = 5.85%
而誰又敢保證一年獲利能有5.85%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