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舉例:
2412中華電信配息 5.35 元,可抵繳稅率 19.33%,持股1000股.
如果沒有二代建保補充保費的情況下,
可以領 5.35x1000 = 5350元
再減去 10元的匯款費用,最後實拿5340元.
而扣抵稅率19.33%,可以簡單的還原出實際的股利總額(含扣抵稅額)
實際是 5.35 / (1 - 19.33%) = 6.6319....元,
6.631x1000 = 6631元 ,
所以你除權息可以分到5350元,
可扣抵裞額 6631-5350 = 1281元.
(所以才會是 6630x19.33% = 1281元)
為何要知道含扣抵稅額的股利總額呢?
因為按照衛服部網站的公式,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收取方式:
1.單次給付股利總額(含可扣抵稅額)x2%=補充保險費
2.當單次給付股利總額不足5,000元時不收取補充保險費,當金額超過1,000萬元,以1,000萬元計算。
請注意,這邊的扣稅總金額是:"單次給付股利總額",是要包含"可扣抵稅額"的,
所以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針對股利部份,將會扣稅 6631 x 2% = 132元.
補充保費會由發股利的公司直接沒收.
所以最後你的股利匯款是:
5350-10-132 = 5208元
這些才會真的進你口袋...
(除非全部都是股票股利,才會另外由健保署於次年開單向其收取.
股票股利都以每股面額10元來計算,
例如配股100股,就是產生100x10 = 1000元的股利收入)
而在下一年度的報稅時,股利的報稅單子上,會有這樣的抵稅額的資料,
股利總額6631,可扣抵稅額1281元,扣抵稅率19.33%
你實際是拿到 6631- (6631x19.33%) = 5350元
在扣抵稅率沒有減半前:
如果你的所得稅率是6%,你的應繳稅額應該是
則 6631x 6% = 397元,其實可以退稅的..
因為該股票股利,是先用19.33%來抽稅(扣你1281元)...
所以可以退回 1281-397 = 884 元 (可退稅額)
如果你的所得稅率是13%
則 6631x 13%= 862元,也是可以退稅的..
1281-862= 419元 (可退稅額)
而在扣抵稅率減半後:
如果你的所得稅率是6%
(1281/2) -397 = 243 元 (可退稅額,原本是884元)
如果你的所得稅率是13%
則 (1281/2)-862= -221.5元 (需補稅,但是原先是退 410元)
這時候你反而需要補稅的.
對於補充保費,因為是以股利總額來抽2%,
如果可抵繳裞額是20%,則現金股利領超過 4000元
(4000/(1-20%)=5000元 ),
就會被抽2%(5000x2%=100元).
如果我們殖利率是鎖定5~6%的股票.
則 4000/5~6%=66666~80000元.
所以一檔股票大約要投資6萬7千~8萬元左右.
如果打死都想省下補充保費.
只能儘量讓持股的股利所得,少於4000以下.
分散持股來降低單一持股的股利所得.
但是無論如何,扣抵稅率減半,是無法迴避的
只能從增加免稅額的方向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