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1933年實際上放棄了金本位制度,1971年則完全割斷了黃金與美元之間的聯繫。

然後,美國開始大量印鈔票了........


投資美國股市致富?恐不切實際
2015/04/30 00:02 鉅亨網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根據歷史數據,美國股市平均一年的實際漲幅究竟是多少?

MarketWatch網站分析報導,自1982年以來,美國股市一年平均上漲約6.5%,高於通貨膨脹率。

但是在1982年之前,一段漫長的歷史期間,其年平均漲幅僅為6.5%的十分之一。自1915至1982年,在考慮了通貨膨脹之後,美國股市的年平均漲幅僅0.6%。

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兼諾貝爾獎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編纂了一項華爾街500檔股票指數,時間追溯至1870年代。現在就看看過去100年(由1915至2015年),經通貨膨脹調整後,該指數的報酬率。

自1980年代初期以來,美國經歷了一段長期的輝煌經濟榮景。的確,這段期間也曾出現過恐慌與賣壓,如1987年大崩盤,1999年網路泡沫崩跌,及2007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但每次股市不但反彈,甚且突破了舊高點。由於屢屢如此,這似乎已成了正常走勢。

多頭看來總能證實自己是對的一方。空頭看來則顯得荒謬異常,離群索居。今日,道瓊已突破18000點大關,Nasdaq亦站上5000點關卡。世界似乎一切都由由順暢。

然而,今日的股市絕非歷史的常態,且相距甚遠。

在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的確,過去一個世紀,該股市指數大漲了12倍之多。

但讓人驚訝的是,有95%的漲幅係出現在1982年之後。亦即自1915至1982年,在近70年的時間裡,股市幾乎原地踏步。在67年裡,資本利得--扣稅及扣除利率之前--總和僅50%。

有人說,1982年成為分界點,是修法讓企業更易以獲利回購自家股票的結果。

亦有人說,這是雷根經濟的結果,該經濟削減了富人稅,並削弱了工會的權限。

另有人說,這是通貨膨脹大降的結果,該結果降低了企業借款成本。

還有人說,這是聯準會主席,尤其葛林斯班,積極作為的結果,他們似乎充滿使命感 ,全力推升股市。

最後,更有人說,這是嬰兒潮的結果。這世代的人開始全力投入401退休計劃,推升了股票需求。

各種說法,何者為是,何者為非,見仁見智。

現代的市場,是新的常態,抑或只是史上最大的騙局?這走勢是否能夠持續?如果能,是何原因?為何過去未能出現相同走勢?

當然,投資人不只由股市獲取了資本利得,還得到了股利。在1980年代之前,一年股利約為5%。但今日股市股利僅約2%。

真正的危險,在於今日的投資人可能誤解了歷史,報酬率也多算了一倍。近幾十年的大幅獲利,是更多獲利即將到手的先兆?抑或我們已事先預支了未來50年的獲利?

只有時間能夠解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包子企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