擷取自曾經閱讀過的部落格,文章,書...


「The only advice I have for short-term speculators is this warning: Stop!」 John C. Bogle

停止。是投機唯一正確的路。


投資股票的報酬來自兩方面,一是在這個熱絡的市場上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二是長期持有,收割每年的股利。前者,我們稱投機回報(Speculative return),後者我們叫投資回報(Investment return)。(引用柏格先生的常用說法)


 

投資不能致富。投資致富和世界和平一樣是口號,不是事實。

投資只能讓你的資本,以相當緩慢的速度增值。所以 MIT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獎得主Paul Sameulson在1999年說道:」我告訴人們,投資應該是無趣的,它不應該是刺激的。投資過程應該就像看漆變乾或草生長一樣。」


 「高報酬常伴隨著高風險,但高風險未必高報酬」


 

兩大主流投資方法,選股與適時進出市場,表面上看起來都很重要。但問題是,前者從未有人獲致長期成功,後 者幾乎沒有人成功。(原文:Market timing and security selection are obviously important. The only problem is that nobody achieves long-term success in the former, and almost nobody in the latter.)


 投資是要先控制風險,再談報酬。將資本有計畫且有效率的暴露在投資人可以接受的風險中,來獲取賺錢的可能。而不是先著眼於報酬,然後去暴露在風險之中。

 


倖存者偏差(英語survivorship bias),另譯為「生存者偏差 [1]」或「存活者偏差」。常用俗語「死人不會說話」來解釋其成因。

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之管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無從由死者獲得來源),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之偏差。常見於財務金融領域之文章。

此情況常見於投資理財之節目或文章,例如當投資理財之電視節目僅邀請投資成功者上節目談論其成功投資之經驗,觀眾會將該成功投資者投資之方式,視為高成功率之投資方式,但觀眾並不會在電視節目看到以相同或類似投資方式,但最後失敗的投資者,因而高估此投資方式之成功機率。

 


 很多人把投資視為」如何買賣」,這正是投機心態的起源。投資的問題,應是」如何持有」。


 巴菲特說道,」If stock returns came from history books, then the wealthiest people would be librarians.」 假如股市報酬來自歷史,那麼圖書館員將是最富有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包子企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