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umbnail_OverconfidenceBias_09_08_16.jpg    
為何你總是系統性地高估了自己的學識與能力。
 

過渡自信效應(The Overconfidence Effect) 

意思是指:
人們總是會下意識會高估自己的智識與能力.
 
人們總是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專長
會比其他人優秀,尤其是一些難以計量的能力.
 
例如,多數人都會覺得自己的駕駛技術比別人優秀,比重超過80%.
然而應該只會有50%的人會被別人優秀,人們總是會高估自己.
 
我們很少看到公司裡的專案可以如期完成.
即使執行過程沒有發生任何的錯誤.
會延期只是因為當初我們高估自己的工作能力,
認為可以在預估的時間完成.
 
公司的個人考績評估.
每個人都會把自己評選為平均以上.
即使是最沒把握的項目,頂多只會評選在平均而已.
你也是這樣不是嗎? 沒人會低估自己的!
 
太多投資人總是喜歡宣稱:
他們對股市走勢有一種直覺,雖然他們無法解釋,
但是就是知道.
(其實只要他們誠實的紀錄下每次的『直覺』,每次在事後檢查預測的結果,
長期下來只就會知道50%的正確率,跟擲硬幣是一樣的)
 
而理資達人與理財專家,
常會吹捧自己的方法可以超越多數人的報酬.
甚至提出年年獲利xx%的話語.
專家因為過去的成功與專業背景.
特別容易過度自信!
 
人們容易把『確實知道的事』以及『自以為自己知道的事』給混淆,
甚至有利益關係時,這些專家達人的建議更是不能相信.
(散戶達人總是喜歡分析自己的持股,然後分享他持有的原因,雖然立意良善
但是想想,如果他已經持有了,會寫出這檔個股不利的因素嗎?,並且高喊 快賣出阿!)
 
最好對所有的預測都抱持質疑的態度,尤其是號稱專家的人所作的預測。
既然專家的預測都不能相信,那你自己的預測就可以信嗎?
尤其是你常常掛在嘴上的盤感?
 
你仔細想想,不可能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平均以上的報酬.
(只有被動式投資可以,但只是拿到平均)
 
只要簡單想像一下,
如果所有人都用類似的方法投資.
 
例如:
市場上的技術分析派vs決價值投資vs存股派
每一個門派總是會有帶頭吹捧的專家,
過去也都有人真的獲利,或是有漂亮的回測數據.
 
那誰是低於平均的輸家?結果就是他們互相輪流不是嗎?
 
小心阿,不要變成專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包子企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