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達克效應英語D-K effect),

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英語Dunning–Kruger effect),

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未經訓練的個體會感到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

錯誤地認為自己比大多數人都優秀。

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

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而能夠勝任一件工作反而可能會削弱自信心,

正如一個能幹的人可能會錯誤的認為其他人也有同樣的 能力。

KrugerDunning通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

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

1.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確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夠經過恰當訓練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

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且能承認他們之前的無能程度。

 

正如Kruger和Dunning的總結:「無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自我的錯誤認知,

而極有才能者的錯誤標度源自於對他人的錯誤認知。」[1]

雖然達克效應早在1999年就被Dunningt和Kruger兩人提出來了,

但他們把查爾斯·達爾文(「無知比知識更容易招致自信」)和伯特蘭·羅素

「我們這個時代讓人困擾的事之一是: 那些対事確信無疑的人其實很蠢,

而那些富有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人卻總是懷疑和優柔寡斷」)

也列為發現這個現象的人。

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大衛·唐寧撰文:在某些情況下,無知並沒有讓人們暈頭轉向、不知所措或者小心謹慎。相反,無知往往讓人坐擁一些不合時宜的自信,不過這其實是他們自己被某些感覺像知識的東西所振奮了。

這位心理學家在文章舉了一個例子。在美國德州奧斯汀舉辦的「西南偏南」音樂節中,美國一家脫口秀節目直播現場派出了攝製組進行街頭採訪,並發現一個 現象:去參加音樂節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驕傲,即使他們其實並不真正瞭解新的內容是什麼。所以主辦方讓攝製組隨機採訪詢問他們對於一些樂隊的看法 ——但其實這些樂隊根本不存在。

比如,採訪者詢問一個帶粗框眼鏡、穿著怪誕T恤的男人:「最近街上的熱門話題都是關於Dermatitis的,你認為他真的擁有能夠成就大時代的能力嗎?」「當然了!」這個茫然的粉絲回覆道。但其實Dermatitis這個詞是皮膚炎的意思,並且沒有這個音樂人。

心理學家還稱:我們會為落入「陷阱」的人感到同情,不過幫不了他們。一些人看起來只是為了在鏡頭前說些什麼,來掩飾目前他們對該事物的一無所知(而 肯定的,這恰恰擁有相反的效果)。另外有一部分原因也許是,他們似乎很渴望取悅採訪者,不想他們失望,所以給出一個最無聊但最合適的回應。但對於一些受訪 者,「陷阱」可能是更深層次的。他們往往認為自己一些回答是最自信的,因為的確有一些線索——就好像的確有一些事實,或者記憶,或者一些直覺模糊地飄過, 確保他們的回答是有道理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早讀班通過資料收集和整理瞭解到一種概念可能可以解釋這個現象,叫達克效應

达克效应

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知識很少的人往往會覺得自己高出平均水平甚多。

達克效應

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1.「'我們這個時代讓人困擾的事之一是: 那些対事確信無疑的人其實很蠢,而那些富有想像力和理解力的人卻總是懷疑和優柔寡斷。」——貝特朗·羅素
2.「在現代世界的愚蠢是自信滿滿的,而聰明的人充滿疑問。」——貝特朗·羅素
3.「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 查爾斯·達爾文
4.「最好的缺乏說服力,而最糟糕的是充滿激情的強度。」——W.B.葉芝
 
知識越少,越容易高估自己 

美國作家和格言家威廉·費樂爾(William Feather)曾經寫道:「接受教育意味著擁有區分知與不知的能力。」事實證明,這個簡單的理想是非常難以實現的。雖然我們能察覺到什麼是所知的,但即 使是「無知的大致輪廓」,對於我們來說常常都是不可見的。在很大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沒有意識到我們無知的頻率和範圍。

心理學家大衛·唐寧說:這裡的邏輯在於,他們需要自知之明,但他們恰恰缺乏這一點。要讓表現不佳的人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這將反而要求他們具有非常專 業的——而恰恰是他們不具備的——知識。比如說,你想知道自己的英語英語對不對,但前提是,你必須足夠瞭解這些規則,否則你就無法知道。表現欠佳的人,在 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裡往往無法認清思維和答案的錯誤與漏洞。

大衛唐寧進行過一系列研究都表明,缺乏一定認知、技術或者社交技能的人們,不管他們談論的內容是關於語法、情商、邏輯推理,金融知識,或辯論知識,往往更傾向於高估他們的表現。考試得到D或者F的大學生們往往認為自己的努力應該得到更高的分數;表現不佳的棋手、橋牌玩家、醫學院學生、申請更新駕駛證的老人,都同樣的遠遠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大衛唐寧還列舉了一些實例:美國由金融家的詭計和消費者的無知而興起的房地產泡沫的突然破裂,導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並且最近的研究表明,許多美國人對於金融知識的無知,就是這種不合時宜的自信的變形。

2012年由金融業監管局(連同美國財政部)進行了一項研究,要求約25000受訪者評價自己的財務知識,然後去衡量自己的實際財務知識。

大約800名在過去兩年申請破產的受訪者在測試中表現不佳——他們平均成績很落後。但是,他們卻認為自己比其他受訪者知道更多金融學知識。數據顯示:23%的最近破產的受訪者對自身的評價是最高的。而在其他的受訪者中,這一數據只有13%。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會過於自信呢?或者人們為什麼對「我不知道」這四個字尤為敏感?具體點來說,當被問及一個錯誤的問題時,他們比其他人認可這個謊言的幾率多67%(而非表示」我不知道「)。因此,這些充滿「知識」的大腦將會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也是「滿滿噹噹」的。

 

 

無知的本源:對自身的誤解

大衛唐寧說:判斷其他人是個蠢貨實在是太容易了——判斷自己不是個蠢貨也實在太容易了。

問題在於,對於「我們」這個整體而言,我們無法判斷是不是「無知」的。這些年來,我對這些「無知心靈」們的總體情況秉持著一個觀點:人們不應該認為這是「無知」,而應該是「誤解」。

一個無知者的內心世界並非是干淨整潔的。它不是一隻空著的容器,相反,這只容器裡裝滿了不相關的或者誤導性的經驗、理論、事實(而非真相)、直覺、策略、方法、啟示、比喻和預感,然後用它們燉了一鍋混亂的「雞湯」,讓它們看起來是挺有用的技能或者挺準確知識。

更不幸的是,這鍋「雞湯」正是我們作為一個物種所具有的最大優勢(智慧)的副產品。我們不過是恣意的圖像識別器加上理論家。

通常,我們自己的經驗理論已經足夠我們對付日常生活,或者至少到達生兒育女的年紀。但我們骨子裡的那些講故事基因,再加上「無法識別自身無知」這個 bug,有時會導致一些尷尬的、極為危險的情況。這可能會引導錯誤的公眾信仰,從而產生出巨大的破壞力(參考:危機、金融;戰爭、伊拉克)。

幽默作家喬希•比林斯(Josh Billings)曾說:「無知並不是麻煩,你以為你知道才是。」

It ain't what you don't know that gets you into trouble.It's what you know for sure that just ain't so.

我們建立本我意識和從環境中學習的方法導致了我們都是誤解的原動力。越是瞭解到自身這個奇妙的,同時過度複雜的魯貝戈德堡機械。如何運轉,我們就能更好地——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引導對真理更為客觀且真實的認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包子企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